8月11日,俄羅斯“帕拉達”號大帆船第三次??吭谇鄭u奧帆中心,參加在此開幕的2017第九屆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以下簡稱“帆船周·海洋節”)。
一年一度的帆船周·海洋節,不僅讓青島以“帆船之都”的全新名片享譽全球,也成為海洋基因深度融入這座城市發展的真實寫照。
事實上,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青島一直在從海洋中持續汲取著發展養分,積淀出深厚的海洋底蘊。
因海而生
深度挖掘發展機遇
作為青島市的重要節慶品牌,青島國際帆船周創辦于2009年,而創始于1995年的青島國際海洋節則已走過22個年頭。自2014年起,兩個節會合二為一,其對青島的意義也更加非同一般:帆船周·海洋節不僅成為譽滿全球的海上運動盛會,更是充分集聚展示青島海洋底蘊的窗口。
海洋之于青島,意義非凡。
天然濱海的青島,擁有870公里綿長海岸線,“?!?、“山”、“城”相依,地理位置優越。
早在1000多年前,地處黃海之濱的青島就是中國海上對外貿易的重要門戶,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航地之一。
位于膠州灣北岸的歷史古港板橋鎮,自唐代開始設立,當時是整個膠州灣甚至整個膠東半島較重要、較繁忙的古港口。到了宋代,全國設有市舶司(相當于現在的海關)8處,一個在北方的,就位于板橋鎮,這里成為當時中國北方一個對外貿易的港口。
到了近代,對外貿易、海洋漁業等傳統方式早已不再是青島利用海洋、依靠海洋的途徑。在發展藍色經濟的同時,海洋文化也開始為這座城市提供新的滋養成分。
改革開放后,青島海洋事業加速發展:成為中國第一批沿海對外開放城市;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獲“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雙定位;擁有世界第七大港青島港;青島西海岸新區獲批為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新區;青島藍色硅谷發展規劃獲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獲批;國務院批復同意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口岸對外開放……
近幾年,青島在海洋中發掘出海量發展機遇:從在國內率先發布“海洋+”發展規劃,到提出“三中心一基地”建設國際先進的海洋發展中心,再到建成全國的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青島在全國率先承擔起海洋強國使命,努力建設海洋經濟領軍城市,鑄造未來海洋經濟發展新高度。
按照青島的規劃,未來,青島將建設世界級“國際灣區都市”,實現從我國東部沿海經濟中心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從我國東部沿海港口城市向東北亞航運中心邁進;從我國風景旅游勝地向國際海洋文化名城邁進。這幾個“邁進”,都與“海洋”密切相關。
不難看出,從古至今,青島所獲得的一個個發展機遇,都與海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向海而興
激活涉海機構活力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一個高約90米、有4條可升降的樁腿、可供數百人吃住的海工平臺整裝待發。這個“大塊頭”機器由青島海西重機自主研制,是用于輔助海上油氣開采的多功能自升式海工平臺,其售價堪比一架波音737飛機。
青島威展海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擠壓式抽水海浪發電設備,完全依靠海浪帶動浮筒上下運動發電,可直接將海浪能轉化為交流電,是目前全球第一個穩定可控的新能源發電設備。
這樣的海洋高端裝備正成為中國“大國重器”的代表,源源不斷地從青島走向全球。實力背后,是這座城市數年積淀出的雄厚海洋科研優勢:
目前,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已投入使用,國家深?;爻蔀椤膀札垺碧柹詈]d人潛水器的母港,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成功申報海洋水下設備實驗和檢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國土資源部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北?;氐软椖空谌缁鹑巛钡慕ㄔO中。
數據顯示,青島現在已聚集國內30%以上的海洋的教學和研究機構,40%以上的專家學者,50%以上的海洋教學研究力量,70%的涉海高級專家和院士,擁有1個、17個省級海洋類重點實驗室,建有海洋科學觀測臺站11處,擁有各類海洋科學考察船20余艘,擁有28家以海洋科研與教育為主的機構,擁有各類海洋人才15000人。
可以說,青島的海洋科技優勢在全國無出其右。
借力這一優勢,青島的涉海企業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青島明月海藻集團的公司展廳里,工作人員向來賓們展示了一款源自海洋的新醫藥產品:一卷白色醫用繃帶沾血后,瞬間凝固成膠條狀,繃帶不僅不會跟出血的傷口粘連,還能促進傷口愈合。
這種神奇繃帶的材料源自海藻的提取物——海藻酸鹽。目前,該公司海藻酸鹽年總產量已達1.3萬噸,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33%、25%以上,成為全球規模的海藻生物制品企業。
在青島,像明月海藻一樣的“海洋之花”不斷綻放:海健堂生物科技加大科研投入,開發了化妝品、保健品、調味品等系列產品,成為國內的膠原蛋白生產企業;黃海制藥打造海洋生物制藥新品牌;銀色世紀健康產業集團在海洋生物研發領域發展得風生水起……
依海而強
勾勒“三灣三城”新格局
盛夏8月,是青島美的季節。此時,青島不僅有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還有浮山灣漂著的點點白帆。
海洋是青島的活力之源,更寄托著青島在“海洋世紀”更廣闊的城市期待。
來自青島的資料顯示,2016年,青島GDP突破萬億元,其中海洋生產總值2515億元,占GDP比重超過1/4,成為拉動GDP增長的生力軍,占比遠高于全國的9.6%和山東省的18%。
這一年,青島獲批國家“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
在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發布的《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青島的藍谷建設、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建設、海洋牧場建設,海洋裝備制造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可再生能源業、海水利用業、海洋旅游業的發展,以及海水淡化供給的市政配套設施規劃、建設、管理,均被明確列入。
青島早已認識到海洋的重要性,以海洋為主題,繪就這座城市的未來發展新坐標:
青島編制實施的《青島市“海洋+”發展規劃(2015-2020)》,提出將加快建設藍色經濟領軍城市,打造國家海洋發展中心。到2020年,形成規模較大、技術先進的現代海洋產業集群,海洋科技創新和對外開放合作能力達到新水平。
在青島市召開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暨“三中心一基地”建設動員會議上,青島市對接新一輪海洋發展浪潮率先發聲,提出了“建設國際先進的海洋發展中心”的戰略目標。
2017年,青島為自己謀劃了一盤大棋局:大手筆布局“三灣三城”,建國際灣區都會城市。膠州灣的“中心灣區”、靈山灣的“西部灣區”、鰲山灣的“東部灣區”共同構成了“三灣三城”的海灣型城市新格局。今年上半年召開的青島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和第十六屆人代會第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青島將深化“三帶一軸、三灣三城、組團式”城市空間布局,建設國際灣區都會。
8月的青島,海風送爽,碧浪揚帆。從這片美麗的港灣駛出,青島將用藍色新夢想擁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