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提出要加快新舊動能平穩接續、協同發力。4月28日,山東省召開的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啟動工作會議提出,“要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領全省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要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山東優勢,積極創建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站在全國的范圍看動能轉換,山東就是試驗區。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是山東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抓手。同樣,山東作為傳統工業大省,傳統行業改造提升,主要依靠就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破解山東產業結構、區域結構、產品結構等難題,出路也都在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上。
如今,山東省企業聯合會、山東省企業家協會、山東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立足于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戰略,堅持“面向企業,為企業和企業家服務”的宗旨,積極發揮“搭建企業與政府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引領和服務于山東企業創新能力升級發展,全面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進程。從歷屆中國工業大獎山東獲獎企業的實踐看出,山東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轉型與升級中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探索已經走在全國的前列。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依靠土地、勞動、資源等要素帶動的傳統動能模式已經難以為繼。要突破這一難題,做好發展動力轉換,就需要以創新驅動發展,以改革驅動發展的新路徑盤活企業發展困局,因此,經濟發展的新舊動能轉換,將深刻影響山東乃至全國的發展全局。
山東省一直將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放在改革的首位,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由于經濟體量大,傳統產業樹大根深,方式上仍然比較粗放,故而徹底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是關鍵。如果要實現這一點,重點是新舊動能轉變的工作必須落實到位,通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要求,實現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標“新”立異——不給發展留“天花板”
如何培育新興產業領域的新動能?山東企業用實際行動詮釋出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真諦。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只有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的企業,才能推動“山東制造”向“山東創造”、“山東智造”躍升。
齊魯制藥總經理李燕表示:“以產品創新為先導,跟隨產業發展的前沿不斷拓展新的發展領域,并向產業價值鏈的高端延伸,才能使企業持續獲得發展主動權和市場的話語權。這是國家對經濟發展的要求,更是企業發展的責任?!?
36年的創新和改變,對于齊魯制藥來說,就是一部以科技創新驅動、通過不斷尋找新動能代替舊動能,在新舊動能持續轉換中實現企業高速穩健發展的歷史。在過去的30多年間,齊魯制藥瞄準臨床急需大品種藥物進行研發仿制,累計超過200種藥物相繼上市,其中,有30多個藥物是國內首仿或者獨家上市品種,打破了國際制藥巨頭壟斷。事實證明,齊魯制藥成為足以代表山東企業、乃至中國現代化生物醫藥創新能力的模范和標桿。
齊魯制藥創新的成果不僅使自主研發的多個藥品在國內首家上市,產品領域涉及抗腫瘤、心腦血管、抗感染、腫瘤輔助類、基因工程等多個領域,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還使其多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對于齊魯制藥來說,創新、創造是沒有“天花板”的,也不能有“天花板”。發展需要有足夠的熱情和動力去支撐,故而,齊魯制藥領行業之先,大膽試水生物醫藥,成功研發上市抗腫瘤特效藥物瑞白,贏得了市場占有率長期第一的殊榮。在研發產品方面,齊魯制藥相繼建立起了原核表達藥物系列產品線、哺乳動物細胞表達藥物產品線,建立了有近20項課題的在研產品線,成為國內申報抗體藥物較多、研發和產業化設施較完善的企業之一。
在順應了國家新經濟形勢后,齊魯制藥全面快速地深入推進市場戰略、研發戰略、精品戰略、人才戰略為主線的四大戰略實施,同時也加快了齊魯制藥從市場國際化向研發國際化邁進的步伐。截至目前,齊魯制藥已相繼獲得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的產品認證和批準,其產品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公司已先后在美國波士頓、舊金山、西雅圖建立三個研發中心,這也是這標志著中國制藥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水平成功切入到了世界藥物產業鏈的較頂端。
發展的規律告誡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絕不能一成不變,轉型、升級是企業遵循的一條法則。面對發展,明月海藻集團搶抓供給側改革、海洋強國的戰略契機,推進了產業轉型升級,其事跡被新華社“解碼青島制造”欄目譽為青島“新五朵金花”之“海洋之花”。
“海洋健康生活新方式”是明月海藻集團為消費者傾力打造的一個“健康服務品牌”,是從“滿足需求”直接跨越到了“創造需求”,更是從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思想上進行的創新。而這個創新,讓明月海藻徹徹底底走入了一條“新興產業”的發展道路,轉型升級打造出藍色經濟的“新動能”。
“藍色、高端、新興”的發展主題承載著明月海藻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的戰略,為此,明月海藻建立起了國內首家,也是行業內的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海藻生物產業孵化器等多個高層次科研創新平臺,形成了集基礎性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產業孵化“四位一體”的科技創新支撐體系,并相繼開發、培育了海洋食品功能、海洋化妝品、生物醫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等四大新興藍色產業板塊,實現了由中間原料向終端產品轉型的創新發展,引領行業發展不斷升級。
以“舊”換新——用市場去檢驗核心競爭力
新舊動能轉換的成功與否,需要在殘酷的市場檢驗中去得到驗證嗎?企業有自己的理解,也需要自己實力去證明?!笆兄狄幠5谝?市場占有率第一,生產規模第一”這是一種不斷求索氣魄,也是一種持續領先,永不被超越的信心和決心——這就是山東龍泉管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一家致力于為人們提供安全、健康、綠色飲水輸送管道的技術研發與產品生產的企業,他們用事實詮釋著企業的責任與擔當,也檢驗著自己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F在的龍泉管道以“三個市場”的發展定位,實現了從“國內化”到“國際化”的邁進。
從較傳統、較粗放的水泥制品生產企業,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市公司,這個過程應該說是一次質的飛躍,更是一次產業由“舊”到“新”的蛻變。對龍泉而言,“以舊換新”而迸發出來的嶄新生命力,較簡單的理解就是“堅持”和“執著”的企業個性,讓這個較“陳舊”的產業與世界輸水管道先進技術相融相連,成功收獲轉型升級帶來的紅利。
龍泉管道通過科技創新引領、支撐、驅動企業發展,使PCCP設計、生產、技術工藝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首創PCCP流動生產線建設技術,成為全國行業中規范化模式;突破傳統工藝,對PCCP管道成型、澆注方式、接口等關鍵技術進行大膽改進,取得多項發明專利。埋地PCCP管道的安全防腐與長效運行是世界性難題,龍泉管道開發了“全環境腐蝕防護與工程服役”成套技術,擁有60多項防腐專利,是國內較多的企業,產品壽命超出設計標準的60%,并榮獲“全國防腐蝕優質產品”稱號,使公司產品大量應用于“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管材質量的用戶投訴為零。
目前,龍泉管道把企業未來發展目光又投向國際化的競爭中,因為他們需要在更大的舞臺上去驗證實力。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龍泉從“借船出?!钡健蔼毩⒊龊!钡膰H化發展規模已初步形成,公司已與納米比亞海水淡化及輸水管線、馬拉維利隆圭城市供水、加納—多哥跨境國際化輸水等項目與相關方達成合作意向。其中,印尼龐卡蘭蘇蘇燃煤發電廠用PCCP管道已經啟運供貨,實現了公司國際化新突破。
同樣作為傳統的紡織印染產業,也是國家倡導更新換代、轉型升級的產業之一。雖然中國是紡織印染的發源國,其文化底蘊遠勝于歐美等國家,但隨著日益上漲的國內成本和其它國家持續增強的生產技術等優勢,中國紡織業在世界的主導地位正呈現出下行態勢。
居安思危,不進而退!山東康平納集團歷經10年,與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發的“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獲得了“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獲獎是有理由、有根據的,確切地說,這項技術裝備實現了紡織染色的全流程數字化、自動化,可節約用工80%,噸紗節水70%,節電45%,節汽58%,污水減排68%,此項技術在行業內已經具有不可替代性。
領先于世界織染水平的自信,來自康平納人對創新的執著和對攻克技術難題的不懈追求,不斷奮進的精神持續在康平納人的身體內發酵,讓“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有了填補國際空白的可能性,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也成就了康平納在國際中不可撼動地位,并且成功突破紡織印染的關鍵技術及智能裝備制造世界難題,使我國成為世界首家突破全流程自動化染色技術并實現工程化應用的國家。目前,該技術在國內外尚無競爭對手。
成績的獲得總是有前提的,陳舊的生產工藝,落后的產業現狀,在新動能的替代和發展中表現出較強勁的生命力。原來的“舊”已經被新替代,原來的“落后”也被現代化彌補,傳統產能正在發生著巨大的催化反應。
2017年4月9日,工信部負責人在參觀考察了京魯船業后,對其能夠同時建造商船、高端漁船、公務執法船、客(滾)船、科考船等多種船型,且在不同船型市場取得了優異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京魯船業以創新性的思維,加快了產品結構調整,在努力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基礎上,將工匠精神注入到了產品的生產設計中,開辟了現代化船舶總裝企業的發展之路。
京魯船業設計建造的77米秋刀魚/魷魚釣船、1200總噸金槍魚圍網船、59.6m超低溫金槍魚延繩釣船等產品,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我國依靠進口日韓二手漁船的局面,明顯提升了我國漁船的設計與建造水平。
如今,京魯船業已經有了專屬于自己的標簽,被農業部漁業船舶檢驗局授予國內首個“遠洋漁船建造與技術示范基地”,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戰區級軍民通用裝備動員中心和山東省船舶制造與修理改裝動員中心。目前京魯船業響應“軍民融合”的號召,正在積極申請軍工建造資質,為我國國防事業作貢獻。
“互聯網+”——搭建“中國智造”體系
按照產業智慧化的要求,打造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現代產業,是傳統產業培育新動能產業的另一條路徑。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從互聯網1.0時代的單向傳播,轉變成為互聯網2.0時代的雙向互動,而現在,互聯網3.0時代的全方位互動成為中國產業經濟發展重要的研發模式,逐步搭建起“中國智造”的現代化發展體系。
互聯網、物聯網,已成為現代科技發展中的“雙生模式”,深刻地影響著當下社會生產力進步。海爾集團從傳統制造家電產品的企業轉型為面向全社會孵化創客的平臺,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封閉系統,變成網絡互聯中的節點,互聯互通各種資源,打造后電商時代基于用戶價值交互的共創共贏生態圈,打造互聯工廠及智能信息化平臺,實現了企業與用戶間的共贏增值。
不能不說,為解決當下互聯網時代用戶的難題、行業的痛點,海爾開始對管理模式進行顛覆式的創新,核心就是大規模定制,實施智能制造。海爾智能制造模式,對內就是互聯工廠,滿足用戶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的較好體驗。海爾互聯工廠是一個與用戶融合共創需求的平臺,它讓用戶全流程參與設計、制造,把消費者變成“產消者”,使用戶的碎片化需求得到有效整合,較終形成一個以用戶較好體驗為核心的生態圈。
海爾的互聯工廠是“后互聯網時代”的又一次升級,而互聯工廠較重要的就是創造用戶資源,一如既往地保持和用戶“0”距離,不斷推動工廠的深化變革,提升用戶和企業價值。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表示,互聯工廠探索了企業自動化發展的路徑,但更重要的是構建社群與用戶交互圈。對企業來說,與用戶交互就能提前獲得用戶需求,基于需求去生產,就能限度提升用戶的體驗。這個過程雖然簡單,卻徹底顛覆了傳統的生產流程,過去的產品是為了倉庫而做,現在則是為了用戶。
在產業鏈中,“互聯網+”已經被廣泛應用,國網山東電力檢修公司,用自己的智慧,不斷創新工作模式,防范風險,牢固樹立“治未病”的思想意識,運用“互聯網+”模式,啟動智能化平臺,構建了線路、變電站立體巡檢體系。
國網山東檢修公司創新線路“五位一體”(直升機、無人機、可視化、車輛、人工)的差異化巡檢模式,在各分部普及線路無人機和可視化監控平臺,配置了固定翼、中型旋翼、小型旋翼機,安裝線路監拍裝置,替代人工工作量20%。公司還依托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技術發源地優勢,深化技術功能升級,在全部變電站普及巡檢機器人,實現替代人工普測和現場抄表覆蓋率、準確率雙“100%”的目標,減輕人工讀表工作量80%以上。公司還針對500千伏無人值守站運維特點,建設“無人值守站遠程全息系統”,整合室外巡檢機器人、保護室軌道機器人、KVM、保護遠程復歸、故障全息、視頻監控等六大模塊,實現無人值守站遠程全息檢障、信號復歸等功能,達到“無人”似“有人”的效果,減少82%原需驅車實地查看處理的異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