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剛剛結束的"2013中國·青島藍色高端產業發展國際論壇活動周"上,百余名國內外海洋產業專家齊聚西海岸,共話海洋產業發展,專家們的精彩演講為像西海岸新區這樣的濱海型城市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
"當前,海洋產業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力,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在"2013中國·青島藍色高端產業發展國際論壇活動周"上,專家們一致認為,在全球面臨能源資源日益枯竭、傳統經濟亟需向新興經濟轉型的今天,海洋是人類發展的新空間,是世界各國經濟、科技競爭的新前沿。
目前,在我國沿海地區經濟轉型的過程當中,發展海洋經濟、進軍深藍領域成為國家戰略的需要,經濟發展中的海洋成分不斷增多,海洋經濟已經成為沿海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西海岸已經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引導本地海洋產業從‘淺藍’走向‘深藍’,盡快成長為藍色巨人,才能搶得海洋經濟發展先機。"黃島區委黨校高級講師周娟說。
周娟告訴記者,近期《青島市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建設綱要》發布,針對自由貿易區試點,《綱要》提出推動西海岸海關特殊監管區向自由貿易試驗區轉型,這為西海岸海洋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西海岸轉型自貿試驗區的戰略思維,使得西海岸有望成為我國海洋產業‘走向深海的橋頭堡’。"周娟表示,憑借優越的區位資源、優良的海陸空立體交通、比較發達的海洋產業等優勢,"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落戶西海岸已是可期待的囊中之物。屆時,西海岸經濟必將呈現井噴式發展。
海洋產業集聚優勢明顯
隨著西海岸新區建設大幕的拉開,圍繞海洋經濟規劃的西海岸新區的海域面積、海岸線長度分別占全市的41%和33%。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占據了發展海洋經濟的先機,海洋產業集聚優勢日益凸顯。
"在西海岸,從海洋漁業到海洋設備制造,從海洋科技到濱海旅游,這些海洋產業都已經初具規模。"開發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邢燕表示,作為一座濱海新城,西海岸的一、二、三產業都離不開海洋產業。
據介紹,亞洲的深海油氣平臺荔灣3—1上部組塊在西海岸建造完成;世界上第一艘具備3000米級深水鋪管能力、4000噸級起重能力的"海洋石油201"號深水鋪管起重船在此交付使用;國內首艘300米飽和潛水母船"深潛號"完工并投入使用;中國北方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也于日前落戶西海岸。
"在明月海藻和聚大洋海藻等龍頭企業的帶領下,西海岸的海藻綜合加工能力占全國總規模的2/3以上,是世界上的海藻加工生產基地。"黃島區工信局局長吳志成告訴記者,目前西海岸擁有規模以上海洋生物醫藥企業23家,雖然本地生物制藥業起步較晚,但在龍頭企業的帶領下,西海岸生物制藥業已躍居國內同行業前列。
在沿海城市的發展中,港口無一例外都成為海洋產業發展的核心。在前灣港、董家口港兩個大港的帶動支持下,港航物流業毫無疑問成為西海岸經濟的重要支撐。上半年,西海岸新區港航物流業實現增加值193億元,占整個青島地區物流增加值的31%,對經濟發展拉動作用巨大。
西海岸海洋產業步入高端
"與許多城市相比,西海岸海洋經濟的發展給產業升級帶來了更多發展空間。"周娟說。
當前,西海岸已經形成"一核、兩港、五區、一帶"的發展格局,搭建起前灣保稅港區、董家口經濟區、中央商務區、國際旅游度假區等海洋特色鮮明的經濟功能區,這些園區都為港航物流、濱海高端服務業等海洋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要實現海洋產業的升級,促進海洋高端要素的集聚是關鍵。"周娟說,西海岸擁有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前灣國際物流園區和海洋生物產業園等首批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特色產業園,這三個海洋特色產業園為西海岸產業步入高端,打造海洋高端產業集聚、生態環境一流、城市功能完善的濱海新區起到了引領作用。
"發展建設海洋經濟實際上就是在進行‘藍色投資’。"周娟建議,未來,西海岸在升級發展傳統海洋產業的同時,更要優化產業增量,在海洋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涉海金融服務業等新興產業方面有所突破,以拉伸本地海洋產業的鏈條。
"在發展海洋產業的同時,也要重視海洋環境保護,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海洋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作為"2013中國·青島藍色高端產業發展國際論壇活動周"的特邀嘉賓,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訪問研究員、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兼職教授、昆士蘭初級產業和漁業部首席科學家、國家土地保護委員會主席及澳大利亞遺產委員會主席喬·貝克對西海岸海洋產業表示看好的同時,給出了誠懇的建議。